01
都说年轻人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太阳,但实际上,除了少数每天积极向上的,很多年轻人很丧。
走在大街上,大家都面无表情,各自闷头走路,互相不搭理对方,
在地铁和公交车上,除了挤上去和抢座位的恢复年轻人的活力和火力外,大多数时候,是面无表情看手机、面无表情透过窗外看远方。
大家似乎都特别累,累得不想说话,累得没有好奇心,也没有欲望。
网上一波一波的毒鸡汤盛行:
比如,没有人会关心你,除非你特别漂亮或者濒临死亡。
比如,有钱人终成眷属。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土豪佬。
比如,懒是一个很好的托词,说得好像勤快了就真能干出什么大事儿一样。
比如,大多数时候,挣扎只会让你死的更快一些,努力的结果不过是从实践上证明了你压根就不行。
这种鸡汤猛一看很有意思,会心一笑,再看就能感觉到大家的丧,以及破罐子破摔的失望。
02
年轻人应该是豪情万丈的。
他们处在一生最好的年华,有充沛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完成自己渴望完成的理想。
身上除了梦想,没有什么负担,不会像中年人那样上有老下有小,也不会像老年人一样,体力不允许,只能感叹失望。
社会对他们的容忍度也很高。
做一件事,哪怕一点点的成功,都被吹捧出天才一般的本领,如果失败了,也会拍肩膀鼓励说,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光可以重头再来。
然而,年轻人却很丧,丧得跟公园里跳广场的大爷大妈比起来,他们完全没有活力,仿佛那些跳广场的才是青春年少,而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已经垂垂老矣。
他们不是丧,是压力太大,没钱,又找不到生活希望。
当下社会对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这个人如何如何优秀,也不是他多么有思想,而是能挣多少钱,能买多少套房。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之下,各式各样的成功学大行其道,成功学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人人都能成功,人人都是CEO,人人都是天才,人人都能挣几千万上亿。
人的欲望是跟着希望膨胀的。
迫切希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在社会上立足,又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受到成功学的鼓舞和号召,真的以为自己就是下一天马云和雷军,财富也会跟着节节攀升,快速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现实从来并不跟着欲望走,它就在那里,想要改变并不容易。
年轻人的收入并不高,甚至说非常低。刷知乎以为人人都年薪百万,实际上,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也就比温饱好那么一点点。
曾有调查显示,90.07%的微博用户月薪在5000元以下。
在腾讯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显示,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人数比例仅为22.44%,也就是说,将近80%的人,工作十年月薪不到一万。
这样的收入跟成功学里动不动就千万上亿的收入形成强烈的对比,让大家如何能够对当下的现状满意?
03
不满意,就渴望改变。
改变的方式,要么跳槽,要么学习。
在这两条路上,却早已经有许多忽悠大师拦路忽悠,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仿佛上了他的车就能走向人生的高光时刻。
等真的上了车发现,他们才是最大的坑。
想必很多人都见识过这样的老板,刚见面坐下,公司的事什么都不说,工作也不谈,先给你谈梦想谈未来,告诉你这个行业前景几万亿,这个公司处在风口上,马上就能市值上亿,等到公司做大做强了,你就是公司股东,什么都不用干,坐享分成。
说的神采激昂,站起来指点江山,仿佛他就是台风口上的那只猪,被台风卷起九万里,马上就能上青云。
然而,等到你问他薪资多少,福利怎样,要不要加班时,他立刻开始支支吾吾,然后说一些年轻的时候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要先学习,实现梦想之类的空话。
仿佛刚刚那个动不动就谈行业,谈趋势,谈未来,谈钱的人不是他。
等入职进了公司,具体要干工作的时候,他们又开始三天两头宣传稻盛和夫为工作拼命,华为的企业文化是狼性,然后也要在公司里搞狼性文化,问题是,人家公司贪狼性,先让狼吃饱,把钱分到位了,他们谈狼性,钱给不到位,饿的嗷嗷叫,还要让你像狼一样冲锋陷阵,怎么可能?
而且,人家公司谈狼性,是老板身先士卒,带领大家一起奋斗,他谈狼性,是鼓动大家为他拼命,他自己在后面坐享其成。
被天天这么折腾,年轻人再有冲劲儿,也歇了心思了。
04
工作不行,想办法学习。
这本来是好事,但因为需求太多,大家也没有太多大块的时间,就导致出现许多鸡汤大师,鸡血大师,以及各式各样不知道该怎么定义的导师出来呐喊碎片式学习。
99元学习成功秘诀,199元学习经济学家的理财,299元学习大师的成功之道……
不用花多长时间,每天10分钟,坚持一周就足够。
70分钟就能学到成功的奥秘,几百块钱就能让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基层逆袭走上人生巅峰。
如果不学习,大师们还会尊尊教诲你,现在竞争多么激烈,你和别人的差距就在这一节课,省一顿饭钱为自己买一个未来是多么多么的划算……
本来年轻人就焦虑,他们这么一说更焦虑,这些身处迷茫,对未来不知何往的年轻人,从口袋里掏出为数不多的钱甚至刷信用卡就为了获得大师口中的改变。
然而,等交了钱,听了课,认真记了笔记,才发现,这些课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没什么意义。
不过是把老生常谈的理论包装一下而已。
对人生有指导意义吗?不一定。
能改变未来,改变命运吗?更不一定。
有什么作用?花钱买了个教训。
如果大师讲的真的拥有,那么大师早已经是亿万富翁,为什么还要吭哧吭哧卖课赚钱?
他们没什么钱,是通过向年轻人贩卖焦虑,贩卖如何赚钱来赚钱。
等到年轻人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不再轻易被忽悠,被欺骗,能力也随着受骗和反受骗的拉锯不断提升,在职场上不再是傻白甜,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时,他们差不多已经处在30岁的关卡。
人到中年,要养家糊口,要还房贷和车贷,还要准备孩子上学的诸多事宜,手里辛辛苦苦挣的那点钱还没来得及焐热已经花出去了。
而且,还要应对各种危机,比如老板觉得你年龄太大,工资太高,想要裁掉你换一个年轻人来干,经济划算。比如,逐年攀升的通货膨胀,你挣钱的速度再快也没有通货膨胀的速度快,你的钱不够花,甚至要一直负债。
这样重重压力之下,还有多少人能够积极乐观向上?
05
当丧渐渐成了一种常态,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不一直在低落中消沉甚至无欲望?
第一,读书。
不要读成功学,也尽量不要在网上买大师鸡汤课程。
这些书都是和你一样没钱的人倒腾的,之所以闹腾这些,是希望通过这个赚钱。
至于成功的密码到底是什么,他们也是道听途说,并没有亲自经历过,不过如果课程卖的多,书卖得好,说不定能够找到成功的秘诀:割年轻人的韭菜。
碎片化阅读听上去很好听,但实际上价值并不高。
真正有价值的书,都需要有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细品读,反复阅读,而且也不会立刻就能看到成效,而是在很久以后,潜移默化影响你的思维、做事方法和习惯。
第二,戒骄戒躁。
大多数的焦虑来源于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的人,心中都是焦躁的。
这是大环境如此,没有办法,很多人也是利用了大家的焦躁来赚钱。
想要改变,戒骄戒躁是必须的。
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才能真正做好做精一件事,也才能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合理规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向自己的预期。
第三,还是要有自己的理想。
理想不一定是为了实现的。
事实上,很多人的理想都实现不了,不仅是普通人,很多名人大佬的理想也不一定能实现。
罗永浩梦想干掉苹果,结果苹果好好的,锤子先被买了,他改行直播卖货了。
平凡生活听上去很好听,实际上一天一天平静无波地过下去,是非常痛苦且难以忍受的。
理想存在的目的,可以让平凡的日子不至于那么难以忍受,不让自己活得那么累。在对现实不满的时候,有一个可以安置自己的地方。
也许不会走上人生巅峰,但可以让自己面对现实生活时太丧,太崩溃。
06
这届年轻人,在时代的转折处出生,也在时代的浪潮里被裹挟着往前走。
社会变化太快,前辈的经验不足以解决当下的问题,时代也非常玄幻,有太多人在现实的浮躁和欲望里迷失,进而失望。
我们无力改变外界环境,那太过巨大,不是靠一人之力就能改变的。
我们能够做的只是改变自己,让自己不至于在洪流中湮没,也不至于在纷繁的吵杂中走错方向,更不至于被一群投机分子欺骗,被一个个成功学大师洗脑。
保持冷静,客观,坚持理想,努力向前,其他的暂不必说,谁也无法预测。
能做的,不失望,不绝望,怀着希望,走向前方。